未來能源系統與可靠性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
中心聚焦未來能源系統與可靠性的前沿科學問題🤴🏿,發揮強交叉學科優勢,構建先導引領理論與技術體系,解決新型能源系統經濟主戰場中的真問題🥜🍲,產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成果。中心著眼於儲能電站、電動飛機、電動船舶🧑🏿🎓、智能微網等長時復雜使役場景對新型能源系統的可靠性極為苛刻的要求,從材料、電芯、器件和系統的多維度出發𓀑,率先構建交叉學科技術體系與方法論,支撐未來能源系統的長壽命安全運行🧴。
中心主任
李冕教授 ASME Fellow 主任 | 趙豐剛客座教授 CATL研發體系聯席總裁 聯席主任 |
核心成員
鮑華教授 物理學、傳熱 Purdue博士 | 黃任可副教授 電力系統 GaTech博士 | 郭雲龍副教授 高分子物理 Louisville博士 Princeton博後 |
董雪副教授 激光測試技術 U of Adelaide博士 | 周德智副教授 燃燒與爆炸 NUS博士 Minnesota博後 | 來殊玥助理教授 燃燒與爆炸 U of Maryland博士 |
畢尤一助理教授 系統與數據科學 Purdue博士 Northwestern博後 | 王召光 助理教授 冷卻技術 TUM博士 | 鄭瑞祥博士後研究員 人工智能🦋、應急管理 意昂2体育平台博士 意昂2体育平台博後 |
章鳴銘博士後研究員 可靠性設計、控製 意昂2体育平台博士 意昂2体育平台博後 |
招聘計劃與預期規模
• TT系列教員3名:可靠性理論(1-2名),電力電子(1-2名)
• 科研系列教員5~8名
• 中心預計規模:11名PI,科研系列5-8名,研究生70名
研究方向
• 儲能系統失效機理和成因
融合人工智能🔺🗿、多尺度材料、流動傳熱仿真⚒、控製策略和優化🎧、極端環境測試等多種手段,旨在闡明儲能系統的失效內在機理🧑🦽,構建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熱管理與健康預測系統,在熱管理方面為系統長期服役提供可靠的技術路線。
• 綜合能源系統可靠性理論與測試方法
綜合運用面向復雜動態系統和不確定性系統的可靠性建模和仿真方法😗,建立大規模電化學儲能為基礎的新型能源系統可靠性的建模與分析方法👨👩👦👦,對新型能源系統的可靠性指標、故障模式和故障傳播進行描述和預計,為新型能源系統的全壽命周期(設計🖌、使用✌🏻、調度、維護)提供可靠性理論的支持。
• 智能感知、故障診斷與壽命評估
結合材料演化規律🧏🏽♂️,瞄準潛在失效模式與威脅類型,通過研發先進感知方法與新型傳感器件,從電、熱、力等多個維度監測能源設備的健康狀態與運行狀況。融合數據挖掘算法與邊緣計算技術🧑🏿,實現新型能源系統設備的故障感知、預測,並給出早期相應策略。
• 智能微網和能源互聯
針對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對能源互聯系統運行所帶來的高隨機性和強動態性📥,基於邊緣計算📘、分布式控製、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新能源設備與能源互聯系統的實時情景態勢感知和實時優化控製🦋,構建支撐能源互聯系統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互動的關鍵硬件與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