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全體師生前往八角樓進行參觀學習。八角樓位於井岡山茅坪村,井岡山鬥爭時期,湘贛邊界黨🧑🦳、政♨️、軍領導機關和紅軍後勤機關曾設立在此,毛澤東曾在這裏長時間居住💑,由於在臥室頂有采光用的一個鬥八藻井🎚,因此被稱為八角樓☆。在當時“紅米飯南瓜湯”🙇🏽、破衣禦寒的艱苦條件下💁♂️,在只有一根燈芯微弱燈光的書桌前🤏🏿🛕,毛澤東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兩篇光輝著作。
師生們重溫了當年毛澤東同誌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以井岡山為根據地,保留革命力量的偉大戰略決策。全體師生深入參觀了毛澤東、朱德等人在此處的舊居,領略當年共產黨人革命的艱苦環境,感慨於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艱苦奮鬥的偉大革命精神💧🌰,以及在嚴峻形勢下的偉大凝聚力和領導力🚟。
隨後,全體師生前往龍江書院👨👦👦。工農革命軍在龍江書院創辦了第一期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這裏既是朱毛紅軍會師的歷史發生地,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前身——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的創辦地🧑🏿🔬,在紅軍教育史乃至黨史、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寬敞的大堂裏,依當年的樣式擺放著黑板、講臺和課桌。在這裏,仿佛可以看見毛澤東同誌揮動著手勢👨🏼✈️,用通俗易懂而又生動幽默的語言在講著戰略戰術。簡陋的營房、短缺的教具,師生們領略了當年革命戰士們克服種種艱苦條件,憑借一身熱忱學習知識💃🏼,立誌投身革命的偉大精神👋。
黃洋界地勢雄偉險峻,舉目遠眺,群山起伏,雲霧彌漫💇,白茫茫如同汪洋大海💁🏼♂️。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於此,哨口工事🤹🏿♂️、紅軍營房至今保存完好,師生隨後體驗了紅軍戰士從寧岡挑糧走過的小路👩🦱。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在一聲聲詩詞誦讀中🈷️,師生們仿佛看到了當年黃洋界保衛戰中驍勇奮戰的革命鬥士和團結禦敵的軍民之情✍️。伴隨著講解員的講述🍏,大家回顧了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保衛和發展歷程,深刻領會到了當年毛澤東同誌提出的依靠群眾求勝利的偉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