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電池講壇🍈🙅🏻♀️:電子顯微學方法及其應用
報告人:葛炳輝,安徽大學教授
邀請人:謝宇俊
時間🦠:2024年6月5日 10:00
地點:意昂2体育平台包玉剛圖書館東翼樓200報告廳
報告摘要:
電子顯微學既包括材料結構表征方面的應用,也包括顯微學方法,技術,成像原理方面的研究🥍。本報告將分別針對上述兩方面介紹最近幾年在安徽大學的研究工作🚴🏻👬🏼。方法學方面,將介紹在利用掃描透射電鏡(STEM)研究摩爾條紋以及掃描摩爾條紋方面的工作,分析二者在STEM成像中的機理🥵,並提出了利用掃描莫爾條紋測定樣品厚度的方法。在應用方面🧍♀️,首先介紹利用iDCP成像研究(Cu,C)-1234氧化物超導體中碳酸鹽的結構🐚,結合第一原理計算🤸♀️,首次發現碳酸鹽三角形分布及其在方向交錯排列的空間構型,討論了該結構對超導特性的影響⚙️;研究了非晶氧化物YAG結晶的過程,首次觀察到晶化過程中表面和體內分別結晶且呈多階段的現象👶🏻;發現了在非晶/晶體界面處少數原子層內會形成半有序結構,而非晶-半有序結構-晶體的結構轉變過程可能是導致非晶晶化呈現多個階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利用金屬納米顆粒在非晶塊體上生長YAG單晶納米線的方法💁🏽♂️,並對生長機理進行了探索;最後簡要介紹利用冷凍電鏡研究六角冰微觀結構的初步結果。
個人簡介:
葛炳輝,安徽大學教授,博導,電鏡中心主任,Nature index rising star👨🏿🌾,皖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電子顯微學會常務理事🧛🏻。“Research”雜誌副主編🧙🏽👶🏼。主要從事:1)球差矯正電子顯微學方法,像襯理論,電子晶體學方法研究👩⚖️;2)利用原位或離位球差矯正電鏡表征熱電材料和高溫合金等材料微觀結構,探索材料構效關系。近五年材料表征方面研究工作主要發表在Nature, EES,Joule, 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等頂級雜誌;另外,電鏡方面工作發表在Ultramicroscopy,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Microscopy,Micron等電鏡頂級期刊。應邀編寫電鏡類相關書籍2章(節)。